小学动态 Case
来源: 枫叶小熊小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5 - 08 - 29
当顶尖科学智慧邂逅基础教育实践,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2025年8月28日上午,吴炯院士受聘出任枫叶小熊小学名誉校长,并与全体教师展开深度分享会。这场以“科学精神育人”为核心的对话,不仅为学校教育注入前沿视野,更以一名科学家的思维模式与教育的初衷,为老师们开启了培养AI时代的未来人才的思路。(枫叶小熊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宇女士为吴炯院士颁发聘书)吴炯院士(John Wu)简介国家特聘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学术副校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特聘教授诺贝尔获奖者医学峰会组委会秘书长 1984 年获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学士,1987 年获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硕士,1990 年获南京大学与法国健康医学研究院联合授予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1991-1995 年赴美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2012 年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回国后任众森源生物执行总裁、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江苏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发表细胞生物学领域国际权威论文60 余篇,获美等国专利 10 项;主导研发超级干扰素、白介素-2 药物,创立新型抗菌理论;参与创建美国细胞信号传导技术公司,其原代细胞产品助力2012 年诺奖研究;发明肿瘤分子靶向诊断液体芯片技术,建肺癌靶向治疗抗体药物平台;2023 年提出AI 推动生物医药向 “预测” 模式转型,强调构建负责任 AI 生态。01 锚定教育根本:小学教师是塑造人生的“关键力量”分享伊始,吴炯院士便抛出深刻的洞见:“小学教师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远超知识传授本身。” 正如曾有一位诺贝尔获得者曾被采访所揭示的,在学生成长轨迹中,他认为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教育影响力最重要。正是最关键的两个阶段的启蒙,为个体成长埋下关键伏笔。他进一步强调,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模式、思维习惯与价值取向,往往由教师的引导奠定基础...
来源: 枫叶小熊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3
飞机穿过赤道上空的云层,狮城的绿意与繁华在舷窗下徐徐展开。枫叶小熊小学的孩子们,怀揣着对世界的初探,踏上了这片融合多元文明的沃土。 研学之旅不仅是风景的巡礼,更是“爱、温暖、责任、真、尊重、自由”这六枚枫叶小熊精神种子的生动实践场。 PART.01爱:无声的关怀,流淌的暖意LOVE在枫叶小熊,“爱”从来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看见他人”的本能。这份爱,在新加坡动物园的晨曦里静静绽放。当孩子们看到红毛猩猩母子依偎,眼中流露出柔软,自发放轻了脚步——这是课堂上“尊重生命”主题的延伸;午餐时,发现有个小身影蹲下来捡面包屑,他说:“老师说过,小动物的家要像我们的教室一样干净呀。”在环球影城喧闹的排队区,高年级的孩子自发牵起低年级学弟学妹的手,那份无需提醒的照拂,是同伴间最质朴的爱的宣言。爱,从“护己”到“利他”,小熊的温柔,藏在细节里。在陌生的土地上,化作孩子们守护环境、体恤同伴的自觉行动,如狮城永不熄灭的灯火。 PART.02温暖:细节的微光,照亮彼此Warmth“温暖”是枫叶小熊校园里的“隐形语言”:帮同学捡起掉落的画笔,对餐厅阿姨说声“谢谢”。这次游学,孩子们带着这份善意走到了南洋每一个细腻的角落。新加坡YWCA酒店里,孩子们轻声细语地整理行李箱,怕惊扰隔壁的宁静;在圣淘沙岛上的自助餐厅,孩子们用完餐后主动将餐盘送回回收处,对清洁阿姨腼腆一笑的一声“谢谢”;在马来西亚的乐高乐园里,当看到小伙伴为拼搭难题挠头,一旁的同学便立刻伸出援手,分享灵感的火花……当温暖成为习惯,走到哪里都能照亮角落。从“被爱”到“给予”,温暖,是枫叶小熊人懂得推己及人,用行动传递善意的习惯,如热带微风,抚慰人心。PART.03责任:行动的重量,成长的勋章Responsibility“责任”的种子,在实践的土壤里破土而出。鸭子船上,孩子们紧握扶手,认真聆听安全讲解,将“安全第一”牢记心间;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
来源: 枫叶小熊小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2
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的心既能扎根故乡又能遨游四海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枫叶小熊作为遍布全球的教育品牌,始终致力于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拥有枫叶小熊学校密度最高的国家,其学校以双语教育、多元文化融合为特色,成为亚太地区早期教育的典范。此次中国枫叶小熊小学参访新加坡枫叶小熊幼儿园,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实践,更是一场关于包容、理解与成长的生动课堂。阳光洒满狮城的清晨,枫叶小熊小学的孩子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踏入了新加坡枫叶小熊幼儿园的大门。一场跨越国界的童心之约,就此温暖开启。 初见:用英语搭起友谊桥  刚走进校园,新加坡枫叶小熊幼儿园的校长便热情迎接,一句句亲切的英文问候瞬间拉近了距离。在校长的引导下,两国的孩子们开启了“自我介绍时间”——中国的小学生们大方分享着自己的名字和兴趣,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们也童真地用英文回应,稚嫩的声音里藏着满满的真诚。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笑容与勇气,是此刻最通用的语言。欢唱:舞步里藏着同一份快乐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齐齐列队,唱起了精心准备的欢迎歌。轻快的旋律里,中国的孩子们也忍不住加入,大家一起拍手跳跃,没有排练过的舞步却格外合拍。音乐停下时,孩子们脸上的红晕和笑声,成了最动人的风景。分享:把我们的校园说给你听“我们的教室有很多绘本和图书角……”中国的小学生们当起了“小小讲解员”,用中英双语向新加坡的小伙伴介绍着中国枫叶小熊小学的日常。从课堂上的趣味实验到操场上的嬉戏时光,孩子们认真的模样,仿佛在说:“看,这是我们的世界,也想让你知道。”探秘:在校园里发现小惊喜随后,新加坡幼儿园的校长带着中国孩子们参观了校区。明亮的教室、充满创意的活动区、墙上贴满的孩子们的画作……校长细细讲解着这里的课堂特色和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小学生们边听边点头,时不时...
来源: 枫叶小熊小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5 - 06 - 25
2025届枫叶小熊小学毕业生又是一年毕业季,夏日的阳光格外耀眼,却也掩不住离别的淡淡惆怅。作为老师,我有幸见证了他们从青涩懵懂到自信成熟的蜕变。 而此刻,当我翻开他们撰写的毕业文章,那些跃然纸上的字句,是他们对过往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热烈期许。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是他们青春最真实的注脚,也承载着我们共同度过的珍贵时光。 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那些被珍藏的岁月宝盒,让我们能再次触摸到成长路上的欢笑与泪水、迷茫与坚定。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毕业故事,感受那些动人的瞬间与真挚的情感。  镜头里的他们,闪闪发光     六(1)班我在枫叶小熊这六年六(1)班 彭泽羽 直到现在我还深刻记得那一天,那是我第一天进入枫叶小熊小学。那时我畏惧周围的一切。校门口校徽上的那只大熊把我吓了一跳,他显得有些雄壮又凶猛,仿佛在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我尚不知这六载光阴如何悠长,更不晓得这枫叶小熊小学的每一寸土地,将如何深深印进我的生命。 一年级,正是我们咿咿呀呀学拼音的时候,班主任李老师很耐心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学写字的时候,他就把着班里每一位同学的手写了一遍又一遍。我们为了得到表扬信一个个争先恐后,还记得第一次得到表扬信的时候,我开心地差点叫了出来,压抑不住的喜悦令我至今难忘。 二年级,我和同桌比赛谁听课更认真、被老师表扬的次数更多,结果下课的时候光顾着算次数,一节课学的知识却忘得一干二净。 三年级,班主任换成了赵老师,是她在语文学习中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有一次我写了几首小诗拿给她看,谁知她竟把我的小诗送上了校刊。看着校刊上自己的作品,我傻乎乎地笑着,沉浸于这份独有的喜悦之中。每一次作文,赵老师都会给予我们每个人很认真的评价,夸赞也好,批语也好,她都在用心去感受每...
来源: 枫叶小熊小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5 - 06 - 06
“Stay curious, hold on to your dreams, study hard, and explore boldly; let the future shine brightly because of you.”(保持好奇心、坚持梦想、努力学习、勇敢探索,让未来因你们而闪耀。)  这天,一封跨越重洋的信件来到了枫叶小熊小学。信纸上手写的“To: The students of Maple Bear Elementary School in Zhengzhou”(致郑州枫叶小熊小学的学生们)字迹清晰而温暖,落款处“Michael Levitt 2013 Nobel Laureate in Chemistry May 24th 2025”(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迈克尔·莱维特 2025年5月24日)更让全体师生瞬间屏住了呼吸—— 这竟是诺贝尔奖得主写给中国枫叶小熊小学生的一封“未来之约”! PART 01关于诺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 Maple Bear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和结构生物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47年5月9日出生于南非,毕业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BSc,1967)和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PhD,1971)[2]。美国斯坦福医学院癌症研究所Robert W.及Vivian K. Cahill冠名教授。2013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获奖理由是为复杂的化学系统发展了多尺度模型。 迈克尔·莱维特教授是人工智能方面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对中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也有所贡献,他于2018年正式入职复旦大学,并创立了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担任荣誉院...
来源: 枫叶小熊小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5 - 05 - 19
从4月底开始,学校的围墙上陆续开出了颜色各异的花朵,每次走过这面浅夏芬芳的花墙,都感觉心情舒畅,还能嗅到一阵阵甜甜的花香。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惑:蔷薇、月季和玫瑰到底有什么关系?今天咱们一起捋一捋这三种花卉错综复杂的关系。蔷薇考古学家曾经分别在辽宁和山东发现了距今约5500万年的蔷薇化石,而在北美发现的相似化石则距今约4000万年,说明蔷薇起源于亚洲,并可能从这里辐射到全球各地去的。 在汉代以前,野蔷薇就已经被人工驯化为观赏植物,逐渐被人们大规模栽植。“蔷薇”二字均为草字头,说明其草本植物的特征,“蔷”字的声部“啬”实为“墙”的省声简化,说明其攀附墙篱生长的特性,而“薇”字的声部“微”也反映出了其花朵的个头较小的特征。因此,不难看出,蔷薇就是那种攀援生长、花朵小巧的一类花卉植物。蔷薇最具标志性的一个特征就是茎枝上长满了皮刺,这种结构不但可以保护植物,减少被动物的伤害,还能起到辅助攀爬的作用。月季经过数千年的培育,人们发现蔷薇这种植物的变异性很强,从隋唐时期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就能窥见一斑,无论是花型还是花色,都有了丰富的种类,特别是到了宋代,出现了花朵较大,花色繁多,且花期较长的品种,在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记》中首次明确记载了这种数月开花的蔷薇品种,被叫做“月月红”或者“月季”。玫瑰“玫瑰”一词其实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但它的含义却与今日截然不同。从字形上可以看得出,“玫”和“瑰”都是王字旁,说明和“玉石”有关。我们熟知的“买椟还珠”的故事,出自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将 “玫”释为“火齐珠”(红色宝石),将“瑰”指为珠玉圆润的状态。到了唐代,“玫瑰”特指从西域传入的珍贵宝石。甚至到了宋元时代,“玫瑰”依然表示的是玉石...
  • 天伦庄园校区
    电话 :0371-68013323
    地址:郑州市惠济区清华园路26号
  • 绿地老街校区
    电话 :0371-66886099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天赋路30号
  • 鑫苑景园校区
    电话 :0371-67950688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合作路1号
  • 天骄华庭校区
    电话 :0371-68988668
    地址:郑州市文博东路28号
  • 思念果岭校区
    电话 :0371-65997366
    地址:郑州市惠济区江山路北四环86号
  • 睿智禧园校区
    电话:0371-56032218
    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梧桐街35号
枫叶小熊中国官网 豫ICP备11004050号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